单片式触控的崛起 震撼触控面板市场
贴合技术利基恐流失,传统触控面板厂前景不明。受到单片式触控技术(包括in-Cell、on-Cell、Touch-on-Lens等等)应用可能逐渐崛起影响,传统触控面板厂商过去的强项——贴合技术利基被预期可能会逐渐流失、营运前景不明。触控面板族群近期股价弱势,包括TPK宸鸿、洋华、界面、荧茂11月24日股价持续破底,只有单片式触控面板产
机械市场向自动化转型 机械手受青睐
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,各种食品加工品的出现,对包装技术和包装设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,包装机械设备在流通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。根据贝士德变频器市场观察员调查,我国的包装机械市场向高度自动化、智能化转变。
轮胎标签制度将实施 绿色轮胎成市场趋势
给轮胎贴上类似冰箱能效标识的标签,通过对燃油消耗、湿滑路面抓地力等指标分级促使轮胎性能提高,进而实现节能环保,这一举措将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应用。从明年开始,欧盟和韩国将实施强制性轮胎标签法规,届时绿色轮胎的全球市场份额将增加15%以上。随着更多的国家出台轮胎标签法规,绿色轮胎需求将持续快增。
PC市场提前爆用工荒
春节临近,PC市场将迎来一波消费高峰。与此同时,由于今年春节比往年来得早,很多工人都将提前回家过年,导致生产线人手不足。为了满足1~2月份PC市场的消费旺季,多家PC代工巨头纷纷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大幅增加出货量,以确保1~2月份的PC供应。
HTC困局:高端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
2011年前11个月,HTC依靠智能手机领域的大跃进,同比销售增长78.87%,达到146亿美金,成为市场上的重要赢家。但是,今(2011)年10月HTC的收入跌至14个月来最低点。
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动荡供应链响警报
北美感恩节智能手机销售却传出佳音,国外手机芯片大厂表示,目前欧洲市场是杀价也未见需求量的急冻情形,北美市场则是敢杀价就有需求量的残酷景象,造成品牌智能手机业者近期纷在北美市场启动降价促销机制,然随着智能手机价格全面下杀,已让先前守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台系品牌厂先行退场观望,芯片供应商也担心出现订单急
超轻薄笔电或搅乱半导体市场
普遍预期正在迅猛发展的超轻薄笔电(Ultrabook),即将对半导体市场中的几个领域产生一定影响,包括感测器、电源和类比晶片等,都预计将受益于这个由英特尔(Intel)力推的全新低功耗笔电产品;然而,市调机构 IHS iSuppli 指出, Ultrabook 也将损害到部份半导体市场,如记忆体模组。
“十二五”我国机床产业市场迎来新机遇
但据分析,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我国经济总体向好,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、国民经济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,我国各地区域发展规划全部上升为国家战略,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等诸多因素驱动下,我国机床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。事实上,统计资料显示,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.4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9.6%;固定资
机床市场不景气 功能部件行业面临考验
今年二季度以来,我国机床行业销售形势急转直下,很多企业销售大幅度下滑,机床行业连续8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好像走到了尽头。
需求旺盛驱动PCB市场继续增长
美国电子行业信息咨询公司Prismark公司的分析报告指出,2010年至2015年间,中国将以近10%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PCB市场。至2015年,中国市场的HDIPCB产出所占比重将由如今的42%提升为50%。
2012年数码印刷与胶印市场趋势预测
Romano在其美国2006印刷现状讲座上曾预测,到2012年,曾经一统江山的胶印市场份额将会降到60%,其他则将会被可变数据印刷等方式所占据。   到2015年,胶印所创造的收入占印刷行业总收入的比率将会降到45%左右,数码玻璃印刷则上升至30%,其他则会被辅助服务所占据。
正达、康宁估3D立体玻璃市场将起
曲面3D立体玻璃制程技术成熟,全球主要玻璃加工市场纷纷投入技术竞赛,其中台厂正达、美商康宁(Corning)及德商Schott表现最积极,也同时预告2012年3D立体玻璃商机将浮现。不过,玻璃加工业以贴近组装制造链才有优势,全球美、日、德、台全数抢摊,市场看好大陆为制造核心区域,玻璃供应商也急着卡位。
2015年LED市场将达179亿美元
据市场调查机构Solar Energy报告,表示2010年全球LED市场规模为87亿美元,2011年仅增加为90亿美元,看似成长幅度并不高,但是2015年预计将成长为目前规模的2倍,达到179亿美元。
富士康平板显示项目搁浅 平板电脑市场仍存机会
富士康集团在东莞的平板显示项目搁浅,平板电脑厂房沦为仓库。抢搭平板电脑顺风车的富士康如今为何骑虎难下,平板电脑质疑声四起富士康是否应该及时转向,富士康不断调整产业布局,前景是否会出现起色?
外资机床企业加大在中国市场布局
中国的庞大机床市场使全球的机床企业向往不已,特别是进入黄金发展期以来。国外的著名机床企业,如DMG、GFAC、Mazak、Makino、HAAS等已经不满足合资合作生产的模式,纷纷在华独资建厂,生产适合中国市场需要的机床。

第一页  上一页  122  123  124  125  126  127  128  129  130  131  下一页  最后一页